<rt id="oa8i0"><optgroup id="oa8i0"></optgroup></rt>
<rt id="oa8i0"></rt><rt id="oa8i0"></rt>
<acronym id="oa8i0"></acronym>
<acronym id="oa8i0"><small id="oa8i0"></small></acronym>
<sup id="oa8i0"></sup>

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軍事 > 正文

日本擬列裝1000枚遠程導彈 目標是中國

2022-08-22 10:18:36長安街知事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據日本《讀賣新聞》21日報道,日本政府正考慮列裝1000枚以上的遠程巡航導彈,以西南諸島到九州為中心進行部署。

  報道援引多名日本政府官員的話稱,這千余枚遠程導彈,將由日本陸上自衛隊現有的12式岸基反艦導彈改進而成。改進后,導彈射程將從100公里擴大至1000公里,能夠觸及朝鮮和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日本還計劃將該導彈改進為可從水面艦艇和戰斗機上發射。

  此外,改進后的岸基導彈部署時間,將比原計劃提前兩年,最快將于2024年部署,未來將應用于對陸攻擊。

  值得注意的是,從日媒爆料來看,日本又拿中國說事,聲稱此舉是考慮到“臺灣有事”,目標則是為了填補同中國之間的所謂“導彈鴻溝”。

  岸田內閣改組以來,日本提升軍事能力的目標加快推進。長安街知(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日本近年來不斷謀求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此次借“中國威脅”再為輿論造勢,正是其謀求加速推進軍事擴張的手段。

  首先,日本加速推進其強化軍力計劃。

  執政黨自民黨此前就提出日本國防預算翻倍、5年內“徹底強化防衛力”的目標,還寫入了參院競選承諾。不過,右翼政客對此仍不滿意。

  據《朝日新聞》報道,8月15日剛剛參拜靖國神社的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前首相安倍晉三親信萩生田光一19日表示,防衛費增加到2%仍然不夠,還稱“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防衛力、提高威懾力,正是緊迫的課題”。

  《讀賣新聞》稱,日本政府將在今年底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大國防文件,提出擁有以自衛為目的攻擊敵方導彈發射基地等目標的“反擊能力”,而改進型導彈將成為這種能力的核心。

  現有的12式反艦導彈來自三菱重工,1992年開始研發,2015年部署,最大射程200公里。日本政府2020年12月決定啟動計劃,從提高射程、拓展發射平臺和升級打擊性能等三方面進行升級改進。

  此前,日本新任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在就任儀式上稱,為了從高度復雜化的安全風險中守衛日本,必須強化防衛力的質和量。而1000枚以上的數量,恰好對應了“量”這一說。

  日本急于在遠程導彈上實現“提前”部署,聲稱考慮“臺灣有事”、與中國的“導彈鴻溝”只是表面文章,背后仍是右翼勢力渴望系統化加速強化日本軍事能力的野心。

  第二,用“中國威脅”為日本軍事擴張計劃輿論造勢。

  《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政府之所以想擁有大量遠程導彈,是因為“日美和中國的導彈攻擊能力差距太大”。

  按照日媒說法,日本受和平憲法約束,一直以來不能擁有“攻擊敵人基地”的能力;美國此前則受《中導條約》限制,沒有研發射程為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導彈,雖然美國已退出該條約,但從重新研發到實際部署仍然需要時間。

  報道還援引美國國防部的分析稱,中國擁有約1900枚射程可達日本的陸基中程彈道導彈,約300枚中程巡航導彈。中國還在開發更難攔截的高超音速武器,日本自衛隊僅靠攔截很難應對。

  一套說辭下來,中國的軍事能力竟成了日本這一計劃“不得不”推進的理由,共同社的報道就直接說,日本此舉為“抵御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能力”。

  實際上,從首相岸田大談中國軍演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到新任防衛大臣在就職儀式上討論“中國的軍事動向”,日本政客近期頻頻渲染“中國威脅”,與其接下來討論提升軍力計劃的日程密不可分。

  自民黨強化軍力的計劃已經箭在弦上。共同社21日報道稱,岸田文雄提出的“徹底強化防衛力”的具體討論將在今年秋天全面展開,政府年底修訂三大國防文件的工作也將同步推進。而軍費規模、財源和是否應該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是主要論點。

  日本每日新聞和社會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岸田內閣的支持率僅為36%,這是自去年10月岸田內閣上任以來的最低水平;不支持率高達54%,較上次增加了17個百分點。

  每日新聞指出,岸田文雄8月10日改組內閣、調整自民黨高層,而在內閣改組后的民調中支持率較改組前下降的情況,并不常見。

  一群背離民意的右翼政客試圖加速推進軍事擴張,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就成了為輿論造勢的手段。

  第三,玩文字游戲,目的仍是突破“專守防衛”。

  正如日媒所說,改進型導彈將成為攻擊敵方導彈發射基地等目標的“反擊能力”的核心。而是否應該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正是接下來日本三大國防文書要重點討論的議題之一。

  今年4月,日本自民黨安全保障調查會會議討論了有關修改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事宜,所有參會人員一致同意將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寫入該文件。

  受到包括日本國內廣泛質疑和批評后,自民黨向岸田建議,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改稱為“反擊能力”。但日媒稱,仍有人擔心這一說法難以和“主動攻擊”區別開。

  無論名稱怎么改,都難掩日本想要突破“專守防衛”原則限制的真實目的。近年來,日本政府在發展攻擊性軍力上不斷自我“松綁”。

  自民黨的上述會議中,就因“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說法可能有悖于日本憲法的“專守防衛”原則,甚至提議將“專守防衛”更名為“積極防衛”。

  路透社在援引日媒的相關報道中就指出,日本戰后的和平憲法聲稱放棄戰爭權利、只能將其軍隊用于自衛,但近年來日本加大了軍費開支,并采取了更為強硬的戰略。

  《朝日新聞》今年5月底發文指出,早在2018年度預算中,日本政府就列入了遠程巡航導彈的開發和部署相關預算,決定引進挪威產射程約500公里的聯合攻擊導彈(JSM)和美國產射程約900公里的聯合防區外發射空地導彈(JASSM)等。

  如果從日本領空發射這些導彈,朝鮮和中國也會進入其射程,因此這些導彈可以被轉用為“對敵方基地攻擊能力”,但當時的日本政府對此予以否認。它們被稱為“防區外導彈”,政府堅稱是為了離島防衛,屬于專守防衛范疇。

  報道稱,日本政府不向國內外進行解釋,就一步步構建“對敵方基地攻擊能力”,這一態度固然成問題,但如果把擁有這一能力作為“政治宣言”,那就意味著日本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如果自衛隊也發揮“矛”的作用,其與“專守防衛”理念的一致性將受到質疑。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此前對央廣軍事表示,如果日本改變了“專守防衛”的原則,要在軍事上變得更加具有攻擊性,甚至要謀求修改憲法,必定會刺激周邊國家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一個擁有強大進攻能力的日本,一個不再受和平憲法約束的日本,借著美日同盟這艘船走向世界,勢必會在世界范圍內成為美國霸權的一個“幫兇”,全世界對此都應保持警惕。

責任編輯:陳運欣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

插进去视频,男人放进女人阳道视频观看,农村少妇久久久久久久,色婷婷五月亚洲一区二区四虎,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A片不卡农村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爆乳大森しずか无码| 久久久久夜夜夜综合国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蜜臀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麻豆国产96在线日韩麻豆| 亚洲AV午夜成人片动漫番| DY888午夜福利视频| 亚州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电影|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超污| 女的被弄到高潮娇喘喷水视频|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娇小6一8XXXXX| 日本裸体丰满少妇自慰喷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