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客源以中產居民為主的日出康城超市“FRESH新鮮生活”,今年盜竊案激增,被捕者多為主婦和退休人士。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兩年半,經濟大受沖擊,涉及盜竊的罪案亦高踞不下。近日有數據顯示,有中產屋苑的超級市場淪為店鋪盜竊重災區,九成被捕者是初犯的“白手”,而且以家庭主婦與退休人士居多。
最新失業率高企于4.3%,中產人士也不能幸免,不少人面臨失業或減薪,卻仍要供樓、供車,壓力甚大。有專家表示,疫下部分中產憂郁焦慮,可能透過偷竊“釋放壓力”,而近兩年出現心理問題需求助個案,亦較以往增加超過三成。
警方數據顯示,將軍澳警區今年單是首七個月,有244宗店鋪盜竊案,去年全年有335宗。據了解,在私人屋苑“日出康城”的“FRESH新鮮生活”超市,去年有30宗店鋪盜竊,占當區同類案件總數的8.9%,而今年單是首7個月,已有52宗店鋪盜竊,較去年增加73%,占當區同類案件21%。今年涉及的被捕者,八成是日出康城的住戶,大多是主婦及退休人士;九成人是初次犯事的“白手”。而位于黃埔的“AEON”亦是賊人的熱門目標,單是去年就發生逾300宗店鋪盜竊案,占全港同類案件約4%。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FRESH新鮮生活”現場觀察,雖然店鋪盜竊事件猖獗,但現場沒見到穿著制服的保安人員在出入口看守。而站在門口處,伸手就能觸碰到水果、飲品等貨品。
借偷竊減壓 易變盜竊狂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主席、精神科??漆t生林美玲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表示,盜竊案的犯人,未必因為需要盜竊的物品,不少人是因為心理問題而犯案,尤其是近年來疫情導致失業及家庭問題,例如供樓有困難、家中請不到外傭、需停工在家照顧孩子,是不少中產人士的壓力來源。
林美玲表示,若長期處于高壓環境,可能會有憂郁癥、焦慮癥等情緒病,有些人會透過盜竊來紓緩壓力,過去也有案例是因為一次得手,而逐漸迷上偷竊的刺激感,從而成為盜竊狂。
林美玲說,去年曾接觸一宗個案,一名家庭主婦因為家庭問題,長期處于壓力下而盜竊,“她認罪了,但她本來不是想偷那個貨品的,而是因為不斷想著困擾內心的家事,于是不知不覺就拿著貨品走出了商店,最后就這樣被捕了。”她認為,若盜竊案持續增加,政府相關部門需正視問題。
西貢區議員(環保南)張美雄向《大公報》表示,康城站附近沒有公屋,只有私人屋苑,出入商場以區內居民為主,多屬中產,不時有街坊找他傾訴,講述因為家庭糾紛,或面臨不同程度的經濟壓力,“不少人以為,中產的生活比基層好,不用憂柴憂米,但中產其實壓力更大,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又要供樓,壓力好大!”
中產壓力大 卻易被遺忘
張美雄指出,早前與警方定期聯絡時,已知悉日出康城的“FRESH新鮮生活”是區內店鋪盜竊案重災區,認為原因或跟該店設計過度開放、出入口無防盜、未見保安員巡邏有關。他估計有些人可能因為一次得手后,形成心癮,之后再重犯,他已建議該店加強保安。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中產人士在疫情下壓力倍增,尤其是需要往返兩地工作的人、正在供樓的家庭,部分人面臨失業,但政府的援助不足。她認為當前最為重要是控制疫情,恢復與內地通關,從而紓緩香港經濟問題,減低中產的生活壓力。她認為,中產人士獲得的政府支援較少,經常被遺忘,往往被標簽為不需要幫助。她認為政府應設以中產人士為對象的熱線,提供生活及心理支援。
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政府可考慮向失業或面對經濟問題的中產人士,透過減收首次置業稅、外傭稅等稅收,幫助紓緩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