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主戰裝備模型臺”陳列著多個軍兵種的裝備模型,包括人們熟悉的山東艦、遼寧艦等國之重器的模型。\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領航強軍向復興—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8月2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通過1400余件文物實物、630余張照片、90余型(套)武器裝備模型,以及大量藝術作品、模擬場景等,生動展示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壯闊歷程和偉大成就。大公報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國產航母山東艦、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等海陸空高精尖武器裝備的模型,體現了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走進軍博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超大的屏幕,上面播放著“領航強軍向復興”主題紀錄片,影片集中展示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經典瞬間。整場展覽分為“領航強軍新征程”“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深入推進改革強軍”“深入推進科技強軍”“深入推進人才強軍”“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8個單元展區。
高精尖裝備盡入眼簾
任何一場軍事主題展覽,高精尖武器裝備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在展覽現場入口處,首先就擺放著兩個“大塊頭”。一個是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模型,另一個是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的模型。天上海上兩大重器生動直觀地折射出新時代中國軍工科技的飛速發展。
在整個展廳里,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主戰裝備模型臺”。這里陳列著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多個軍兵種的裝備模型,包括人們熟悉的殲-20、運-20、山東艦、遼寧艦等國之重器的模型,這些模型也反映出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在展覽現場,記者還看到:功能強大的步兵戰車綜合訓練模擬器、察打一體型四足機器人、單兵綜合系統、滿足特殊條件下用網需求的“星網工程”、“融智”集成智能交互系統一代等一系列高精尖武器裝備,讓人大飽眼福。
駐港部隊“出手就管用”
展覽現場,一面鮮艷的錦旗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鮮紅的旗面上,用黃燦燦的字體寫著“授予駐香港部隊特種作戰一連為‘香港駐軍模范特戰連’”,落款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二○一七年五月三十日”。
查閱有關這支駐港部隊的史料,可以看到:當年,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授予駐香港部隊某旅特種作戰一連“香港駐軍模范特戰連”榮譽稱號。命令指出,全軍和武警部隊要努力向該連學習,像他們那樣,按照“四個堅持扭住”要求扎實抓建基層,建強一線戰斗堡壘,培育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
據了解,由于駐扎在香港,比起內地部隊,這里的士兵經常需要直面復雜的環境。2011年4月3日,連隊營區一墻之隔的后山發生山火,連隊干部向上級報告并組織官兵攜滅火器材緊急集合,卻沒有馬上出發救火。直到接到緊急出動的命令之后,官兵們才火速趕往現場,與香港消防員配合,僅用1個小時就撲滅了山火。進駐香港以來,該特戰一連每次執行急難險重任務都嚴守基本法和駐軍法,真正做到了“絕不亂出手,出手就管用”。
成就展重點展陳
“山東艦”航母
展覽現場入口處擺放了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模型。
21式作訓服
21式作訓服去年開始列裝全軍,這次亦有在展覽上亮相。\網絡圖片
模擬訓練
展覽現場設有功能強大的步兵戰車綜合訓練模擬器,供參觀者進行模擬操作。\網絡圖片
察打機器人
展覽現場展示了新型察打一體型四足機器人。
“陸戰之王”
“深入推進備戰打仗”展區展示了陸軍99A主戰坦克模型。
“繞島巡航”循環播 展回擊外力實景
圖:解放軍臺島演練專題展區循環播放《繞島巡航》視頻影像。\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今年8月初,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突然竄訪臺灣,引發國際社會一片嘩然。為有力反擊這種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的嚴重挑釁行徑,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作出了一系列有力的軍事反制。此次展覽也重點展出了中國軍隊組織東海、南海、黃海等重要海區和島礁警戒防衛,完成釣魚島維權、東海防空識別區管控、南海常態化戰巡、出島鏈遠海訓練、繞臺島巡航等一系列重大任務。
展覽現場特別展出了兩幅大圖。其中一幅就是今年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解放軍在臺島周邊??沼蜻M行重要軍事演訓活動,并組織實彈射擊的圖示。圖注顯示:“人民軍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為任何形式的‘臺獨’行徑和外部干涉留下任何空間。”
此外,該展區還通過一塊屏幕,滾動播放《繞島巡航》紀錄片,更加直觀地展現了解放軍回擊外部干涉勢力的真實場景。
一件破衣服 折射軍人精神
圖:排雷英雄杜富國突遇爆炸時穿的排雷服。\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展覽現場,許多逼真的“場景重現”給人帶來強烈的沖擊與感動。在展區一角,三名邊防戰士伸開雙臂、與鄰國軍人對峙的背影十分震撼,這是2020年6月中印邊境沖突時的真實場景。中方解放軍戰士勇敢保衛祖國領土的那一幕永遠不會被忘記。展區假山石上“大好河山 寸土不讓”的字樣,更讓人心潮澎湃、感動不已。
2018年10月11日,戰士杜富國在進行排雷作業時突遇爆炸,他瞬間撲向戰友,遮擋住沖擊波和彈片,自己則永遠失去了雙眼和雙手。英雄的事跡經過報道后,立即在全國引發了強烈反響。而當天杜富國所穿的排雷服也出現在了展覽現場。這件排雷服的雙臂、腰身和雙大腿部分,已經被灼燒破碎,棉絮焦黑,綠色的迷彩布面也被巨大的沖擊波徹底撕碎。這件“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卻折射出了中國軍人“至為可貴”的精神。
“堅定理想信念 練好打贏本領”
圖:“領航強軍向復興─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展。\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攝
到現場參觀展覽的北部戰區陸軍三角山邊防連戰士李長月表示,進來之后看到很多我們連隊的東西,比如說習主席在執勤本上的簽字,還有我們哨所的畫面;同時又看到習主席給我們的回信,看到這些展品感覺非常親近,又把我帶到了習主席視察我連當時的情景。通過一個整體的參觀下來,給我感覺作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一定要牢記囑托,為祖國守好邊、放好哨。
“參觀完軍博心靈上非常震撼。”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廟子湖哨所戰士肖寧寧表示,“首先是看到了很多先進裝備、先進武器,包括我也現場體驗了實彈射擊的這種訓練。參觀軍博學習到了我們國家是越來越強大,軍隊建設得越來越好。我相信在我們以后的路程當中,我們也一定會堅定理想信念,練好我們自身的打贏本領,為我們邊海防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海軍華陽礁守備隊三級軍士長姚文武則表示:“作為一名十八年的海軍老兵,見證了海軍的發展和強大,尤其是對于我們邊防官兵來說,不管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和醫療保障、生活保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官兵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都得到很大提升,更加堅定了我守好祖國南大門的信念。”